潮新闻记者 朱高祥 吴越 实习生 马彩霞 汤琦轩 陈雨昕
从河南来的大学生陈阳(化名)原本觉得,既然给中介交了钱,那就应该能在浙江找到一份暑期工。但现实是,他被转了好几手后,工作依旧没有着落。
当下正值暑期,像陈阳这样在某些中介事先设计好的“套路”里奔波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要工作先交钱”“辗转几日仍被工厂拒之门外”……
被黑中介盯上的大学生都遭遇了什么?这些中介都有着哪些套路?对此记者跟踪多日,展开深入调查。
7月16日,根据读者爆料与前期调查,记者选择了一家被多人投诉的中介公司进行暗访。
在招聘平台上,这家中介公司发布的某工厂岗位信息格外诱人:月薪7000元至8000元,有五险一金,还包吃包住。
主动联系后,记者根据中介要求于次日上午前往位于海宁的钱塘云湾中心进行面试。抵达时,钱塘云湾中心外不断有20岁左右的大学生提着行李箱到来,然后被中介领进大楼内。
面试地点位于其中一栋建筑的六楼,已有不少青涩的学生在等待。根据中介要求,记者在一张表格上登记了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后,面试官直接抛来一句话:“原先联系的厂子进不去了,要查流水。”随后话锋一转,“这边也能安排,就在海宁,离这7公里,就是工资会稍低些。进厂前要交100元名额费,用来锁定岗位,厂牌、饭卡、门禁卡和床上四件套的押金是230元,总共330元。”
为一探究竟,记者决定“入套”,按照对方要求扫码付款后前往厂区。来到厂区门口时,已近中午时分。厂区门外,几十个人正在等待——有在姐姐陪同下来应聘的河南大一学生、带着两个16岁的朋友来应聘的18岁河南青年、四川来的双胞胎女孩……
在烈日下等待近半小时,记者已头晕目眩,工厂对接人才撑着伞慢悠悠走出来。“不满23周岁的今天都进不去。”此话一出,门外的应聘者顿时炸开了锅,“中介不是这么说的!”对接人却一脸漠然:“你们回去找中介,是他们发布错信息了。”
工厂与中介说法不一,记者与其他人返回钱塘云湾中心跟中介讨说法。可当再次抵达面试地点时,面试间内则只有3个人“独守空巢”。
“我们是中介公司,他们是个人中介,他们送来人之后从我们这拿介绍费,但他们许诺了什么跟我们没关系。”这3名中介说,那些个人中介第二天还来不来,他们也不知道。
记者离开钱塘云湾中心时,楼道里瘫坐了4个满脸倦容的女孩,她们说自己被中介扣下50块钱不给退,不知如何是好,看来只能认栽了。
一聊起今年的暑假工之旅,大学生成资(化名)也非常闹心。从福建来的成资一下火车就拖着行李直奔钱塘云湾中心,圈套也从这时开始收紧。
“接待我们的中介让我们在简历上造假,明明是本科学历,却要填初中毕业。”成资对记者说,中介还专门建群,教她们下载假的学信网、个人所得税及社保等伪造信息。而且他被告知,厂区位于桐庐,与最初告知的地点并不一致。
到了桐庐之后,假流水证明被工厂面试的工作人员当场识破,同行的人基本上都被工厂拒绝。直到第二天怎么都联系不上中介,成资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正在上大一的陈阳同样被看似高薪的暑期工吸引,当他抵达钱塘云湾中心时,也被通知“本地厂区满员,需转至苏州”。在交完480元费用后,抵达的地点却是宁波宁海。
在这里,他们被转给了另一个中介,并被告知薪资从18元/小时降为15元/小时,同时要缴纳140元费用(40元住宿费,100元进厂押金)。
当晚9时多,负责人告诉陈阳,余姚有一个物流分拣厂,一天220元,包吃住。可到达余姚后,新的负责人告诉他薪资待遇变了:日薪从220元降为208元,工作时间从11小时变成13个小时。“中介还说,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回家,要么留下。”陈阳气愤地说,“当天夜里我们在楼道过了一晚,竟还被索要50元的宿舍管理费。”
记者打开地图搜索钱塘云湾中心,评论区里的吐槽格外扎眼:“向各位曝光,这里是黑中介的窝点,厂都没去就要交钱,还不退”“都是黑中介骗人来的,都是骗去外省工厂,付钱押金不退的”……字里行间都是网友们受骗后的愤懑。
针对大学生暑期工乱象,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王全兴建议,需要由多主体共同监管以降低风险,“从防范角度出发,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机构应当发挥作用,为暑期工提供正规的、真实的招聘信息服务。如果公共服务到位了,可以减小黑中介的空间,上当受骗的机会就会减少。”
双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