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步入尾声,川蜀大地的节日氛围仍然浓厚。假期前六天,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3825万人,门票收入突破4亿元。这个长假,一场场特色活动精彩亮相,让欢庆的暖意持续涌动。
中秋之夜,“月城”西昌一轮满月如约而至。皎洁月光下,建昌古城大通门广场的中秋晚会古韵悠长,古琴声绕梁、诗颂声入耳、戏腔舞步灵动,将地方风情与东方美学揉进月光。古城北街同步开启猜灯谜、盲饮挑战、NPC互动等活动,让游客在欢声笑语中体验一把诗意与浪漫。
游客 张平:今天的月亮特别圆,品了月饼,还看了节目,大家的生活感觉特别幸福美满。
绵阳北川的羌城旅游区更是热闹非凡,禹王广场上,祥龙舞动、火把燃亮,千人拜月仪式拉开序幕。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手捧“月亮馍馍”,在羌族释比的引领下,诉说着家国团圆的美好期许。篝火升起后,上千人手拉手围成同心圆,踩着欢快的节奏跳起羌族沙朗。
游客 黎雪梅:这哪里是小家的团圆,分明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家庭的团圆。在这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假日欢快也为多地夜经济注入活力。在南充阆中,火壶表演亮相嘉陵江畔,跃动火焰映着粼粼江波,引来游客们争相打卡;在达州达川,汉服巡游、无人机表演、打铁花等项目让游客在古韵与科技的交织中,共享巴渠风情。
游客 聂伟:无人机表演太震撼了,既看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又看到了咱们达川的美。
长假的欢乐祥和,在浪漫的巴蜀夜色中,也在多个文化艺术场景里延伸。在成都,汉服巡游快闪在东郊记忆举行,数十位舞者以戏歌形式演绎北宋名篇《水调歌头》,让古典雅韵漫进老厂房。武侯祠以三国文化为核心,举办“月满华诞·幻游三国”主题文化活动,千年历史以鲜活、年轻化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玉林路民谣音乐季推出“把爱唱给祖国听”主题周,形成“处处有歌声、人人可参与”的开放式艺术场景,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机。
成都玉林路民谣音乐季导演 董鑫磊:音乐巴士的巡游、非遗文创的集市,还有些民谣舞台的展演,一起把成都的生活过成自己的快乐。
在遂宁,射洪玉壶州景区的航空嘉年华让游客在田园间感受科技魅力;在广元,旺苍中国红军城展出革命文物,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翠云廊拦马墙段徒步线路人气颇高,游客们行走在千年古柏间,收获满满文化滋养。
游客 蒲波:踏上这段石板路,“触摸”这些千年的古树,才明白什么叫“活着的文物”。走在路上,每一步都像跟历史在对话,这种感觉在城里是找不到的。
假期中,巴蜀大地的壮美风景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广安,华蓥山下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意谷景区内,天然飞瀑从高约数十米的岩上奔泻而下,蔚为壮丽;在甘孜,游客们前往九龙伍须海景区,欣赏宛如天然油画的湖景,或拍照留念、或悠闲漫步,领略“童话世界”里的自然静谧。
游客 何女士:这里是远离喧嚣的仙境,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现在的心情,那就是“碧水瑶池落人间,沉醉不知归路”。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双悦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